读嘉|张毓强:“点石成金”的嘉兴玻纤巨子
- 分类:媒体报道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3-10-24
- 访问量:0
【概要描述】人物生平】
张毓强,男,1955年9月出生,嘉兴桐乡人。现任振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、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、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。专注于玻纤领域四十多年,张毓强是全球玻璃纤维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,也是国内少有的,拥有民营企业家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双重身份的优秀企业家代表。曾当选“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”。
【人物故事】
在嘉兴这座城市40周年的历史节点,众多行业翘楚、领域精英、先锋楷模等齐聚2023首届嘉兴人大会,共同回望波澜壮阔的40年。作为其中一员,张毓强内心感慨万千。
2023年是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,也是巨石集团成立30周年。要说人生经验,今年68岁的张毓强,比嘉兴先一步迈过四十不惑、比巨石先一步经历三十而立,他是这两件大事的见证者;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兴人、风雨同舟的巨石人,他又是这两件大事的亲历者。
1993年,嘉兴市桐乡市经济开发区启动区一隅,首家入驻企业——桐乡巨石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诞生。它的横空出世,不仅拉开了开发区发展的序幕,更开启了嘉兴乃至中国玻纤行业的新纪元,实现了中国玻纤工业史上零的突破。而这家企业的掌舵者,就是张毓强。
凭着一腔干事创业的激情,张毓强敲开了一扇又一扇机会的大门,也让一个又一个梦想照进了现实。
巨石刚一成立,张毓强就为企业定下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——建设8000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,历时一年多,巨石于1994年建成投产了首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年产8000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,实现了中国玻纤工业零的突破,也正式开启了巨石问鼎世界之路。
向左走还是向右走?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,往往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命运。1997年,恰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,外贸出口急剧下降,玻纤市场萎靡,巨石急需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和资金支持。当时摆在张毓强眼前的,有两个选择:一是让公司和央企合作,走中国民族工业的道路;二是和外国人合资,作为职业经理人给人家打工。
“与外企合资,对个人,甚至对解决巨石的问题来说,可能都是合适的。但协议一签,好像是把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送人了。”最终,张毓强坚定拒绝了外资收购,选择与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合作,拼盘上市,走资本运营、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道路,发起成立“中国化建”并成功上市,保留中国玻纤民族工业的火苗,张毓强说:“我想为民族玻纤事业做一点像样的贡献。”
拥有17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,累计申请专利1709件。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38件,有效授权专利979件,其中发明专利457件;“先建市场,后建工厂”,巨石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型海外子公司,营销网络覆盖全球……在玻纤领域的摸爬滚打让张毓强早早就意识到,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,不仅是金融资本的简单投入和产品产量的简单增加。在张毓强的带领下,巨石手上紧紧握着技术,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;脚下则主动拥抱世界,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。
除了巨石,张毓强手下,还有一家“振兴中华,坚如磐石”的振石。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,张毓强带领振石,再一次站了出来。
当时,国有企业嘉兴钢铁厂面临生存困境,嘉兴市政府最终实行了股权拍卖,张毓强带领手下的振石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嘉兴钢铁厂,并更名为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。“振石,是振兴中华,坚如磐石的寓意;巨石,巨是大的意思,石是硬的意思。振石、巨石表达了我们坚定不移做大事的信念。”张毓强说。
在张毓强的带领下,振石构建了特种钢材、镍铁制造、矿产资源、复合新材、风电基材、科技研发、贸易物流、房产开发、酒店健康、金融投资十大业务板块,形成了二三产业并重、新老产业并行、轻重产业并举、高质高速并跑的产业定位,振石东方特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,成为了振石多元化发展主力军之一。
回顾张毓强的创业史,我们不难发现,“敢”与“闯”早已深深融入他的成长基因,也成为了企业发展前行的行动驱动力。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家来说,全球第一都是一辈子难以企及的目标,更别说是嘉兴的企业家了。张毓强告诉记者:“一开始,我只是简单地想过,要在这个行业里做得好一点。”
从玻纤小厂,到引领世界玻纤行业发展的标杆,张毓强身上,映照出的是一批禾商的拼搏印记和奋斗精神。1972年,背着一台100多公斤重的旧拉丝机从江西九江返回嘉兴桐乡,在火车上站了20多个小时的张毓强在想什么,也许他已经记不清。
几十年后,从挑水染纱起步,成就振石和巨石“花开两朵”, 作为领跑者,张毓强与嘉兴这片炽热的土地同呼吸,带着振石、巨石的管理团队,为玻纤行业留下了属于嘉兴人的传奇。
读嘉|张毓强:“点石成金”的嘉兴玻纤巨子
【概要描述】人物生平】
张毓强,男,1955年9月出生,嘉兴桐乡人。现任振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、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、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。专注于玻纤领域四十多年,张毓强是全球玻璃纤维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,也是国内少有的,拥有民营企业家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双重身份的优秀企业家代表。曾当选“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”。
【人物故事】
在嘉兴这座城市40周年的历史节点,众多行业翘楚、领域精英、先锋楷模等齐聚2023首届嘉兴人大会,共同回望波澜壮阔的40年。作为其中一员,张毓强内心感慨万千。
2023年是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,也是巨石集团成立30周年。要说人生经验,今年68岁的张毓强,比嘉兴先一步迈过四十不惑、比巨石先一步经历三十而立,他是这两件大事的见证者;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兴人、风雨同舟的巨石人,他又是这两件大事的亲历者。
1993年,嘉兴市桐乡市经济开发区启动区一隅,首家入驻企业——桐乡巨石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诞生。它的横空出世,不仅拉开了开发区发展的序幕,更开启了嘉兴乃至中国玻纤行业的新纪元,实现了中国玻纤工业史上零的突破。而这家企业的掌舵者,就是张毓强。
凭着一腔干事创业的激情,张毓强敲开了一扇又一扇机会的大门,也让一个又一个梦想照进了现实。
巨石刚一成立,张毓强就为企业定下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——建设8000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,历时一年多,巨石于1994年建成投产了首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年产8000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,实现了中国玻纤工业零的突破,也正式开启了巨石问鼎世界之路。
向左走还是向右走?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,往往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命运。1997年,恰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,外贸出口急剧下降,玻纤市场萎靡,巨石急需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和资金支持。当时摆在张毓强眼前的,有两个选择:一是让公司和央企合作,走中国民族工业的道路;二是和外国人合资,作为职业经理人给人家打工。
“与外企合资,对个人,甚至对解决巨石的问题来说,可能都是合适的。但协议一签,好像是把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送人了。”最终,张毓强坚定拒绝了外资收购,选择与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合作,拼盘上市,走资本运营、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道路,发起成立“中国化建”并成功上市,保留中国玻纤民族工业的火苗,张毓强说:“我想为民族玻纤事业做一点像样的贡献。”
拥有17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,累计申请专利1709件。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38件,有效授权专利979件,其中发明专利457件;“先建市场,后建工厂”,巨石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型海外子公司,营销网络覆盖全球……在玻纤领域的摸爬滚打让张毓强早早就意识到,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,不仅是金融资本的简单投入和产品产量的简单增加。在张毓强的带领下,巨石手上紧紧握着技术,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;脚下则主动拥抱世界,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。
除了巨石,张毓强手下,还有一家“振兴中华,坚如磐石”的振石。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,张毓强带领振石,再一次站了出来。
当时,国有企业嘉兴钢铁厂面临生存困境,嘉兴市政府最终实行了股权拍卖,张毓强带领手下的振石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嘉兴钢铁厂,并更名为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。“振石,是振兴中华,坚如磐石的寓意;巨石,巨是大的意思,石是硬的意思。振石、巨石表达了我们坚定不移做大事的信念。”张毓强说。
在张毓强的带领下,振石构建了特种钢材、镍铁制造、矿产资源、复合新材、风电基材、科技研发、贸易物流、房产开发、酒店健康、金融投资十大业务板块,形成了二三产业并重、新老产业并行、轻重产业并举、高质高速并跑的产业定位,振石东方特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,成为了振石多元化发展主力军之一。
回顾张毓强的创业史,我们不难发现,“敢”与“闯”早已深深融入他的成长基因,也成为了企业发展前行的行动驱动力。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家来说,全球第一都是一辈子难以企及的目标,更别说是嘉兴的企业家了。张毓强告诉记者:“一开始,我只是简单地想过,要在这个行业里做得好一点。”
从玻纤小厂,到引领世界玻纤行业发展的标杆,张毓强身上,映照出的是一批禾商的拼搏印记和奋斗精神。1972年,背着一台100多公斤重的旧拉丝机从江西九江返回嘉兴桐乡,在火车上站了20多个小时的张毓强在想什么,也许他已经记不清。
几十年后,从挑水染纱起步,成就振石和巨石“花开两朵”, 作为领跑者,张毓强与嘉兴这片炽热的土地同呼吸,带着振石、巨石的管理团队,为玻纤行业留下了属于嘉兴人的传奇。
- 分类:媒体报道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3-10-24
- 访问量:0
人物生平】
张毓强,男,1955年9月出生,嘉兴桐乡人。现任振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、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、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。专注于玻纤领域四十多年,张毓强是全球玻璃纤维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,也是国内少有的,拥有民营企业家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双重身份的优秀企业家代表。曾当选“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”。
【人物故事】
在嘉兴这座城市40周年的历史节点,众多行业翘楚、领域精英、先锋楷模等齐聚2023首届嘉兴人大会,共同回望波澜壮阔的40年。作为其中一员,张毓强内心感慨万千。
2023年是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,也是巨石集团成立30周年。要说人生经验,今年68岁的张毓强,比嘉兴先一步迈过四十不惑、比巨石先一步经历三十而立,他是这两件大事的见证者;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兴人、风雨同舟的巨石人,他又是这两件大事的亲历者。
1993年,嘉兴市桐乡市经济开发区启动区一隅,首家入驻企业——桐乡巨石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诞生。它的横空出世,不仅拉开了开发区发展的序幕,更开启了嘉兴乃至中国玻纤行业的新纪元,实现了中国玻纤工业史上零的突破。而这家企业的掌舵者,就是张毓强。
凭着一腔干事创业的激情,张毓强敲开了一扇又一扇机会的大门,也让一个又一个梦想照进了现实。
巨石刚一成立,张毓强就为企业定下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——建设8000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,历时一年多,巨石于1994年建成投产了首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年产8000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,实现了中国玻纤工业零的突破,也正式开启了巨石问鼎世界之路。
向左走还是向右走?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,往往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命运。1997年,恰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,外贸出口急剧下降,玻纤市场萎靡,巨石急需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和资金支持。当时摆在张毓强眼前的,有两个选择:一是让公司和央企合作,走中国民族工业的道路;二是和外国人合资,作为职业经理人给人家打工。
“与外企合资,对个人,甚至对解决巨石的问题来说,可能都是合适的。但协议一签,好像是把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送人了。”最终,张毓强坚定拒绝了外资收购,选择与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合作,拼盘上市,走资本运营、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道路,发起成立“中国化建”并成功上市,保留中国玻纤民族工业的火苗,张毓强说:“我想为民族玻纤事业做一点像样的贡献。”
拥有17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,累计申请专利1709件。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38件,有效授权专利979件,其中发明专利457件;“先建市场,后建工厂”,巨石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型海外子公司,营销网络覆盖全球……在玻纤领域的摸爬滚打让张毓强早早就意识到,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,不仅是金融资本的简单投入和产品产量的简单增加。在张毓强的带领下,巨石手上紧紧握着技术,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;脚下则主动拥抱世界,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。
除了巨石,张毓强手下,还有一家“振兴中华,坚如磐石”的振石。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,张毓强带领振石,再一次站了出来。
当时,国有企业嘉兴钢铁厂面临生存困境,嘉兴市政府最终实行了股权拍卖,张毓强带领手下的振石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嘉兴钢铁厂,并更名为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。“振石,是振兴中华,坚如磐石的寓意;巨石,巨是大的意思,石是硬的意思。振石、巨石表达了我们坚定不移做大事的信念。”张毓强说。
在张毓强的带领下,振石构建了特种钢材、镍铁制造、矿产资源、复合新材、风电基材、科技研发、贸易物流、房产开发、酒店健康、金融投资十大业务板块,形成了二三产业并重、新老产业并行、轻重产业并举、高质高速并跑的产业定位,振石东方特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,成为了振石多元化发展主力军之一。
回顾张毓强的创业史,我们不难发现,“敢”与“闯”早已深深融入他的成长基因,也成为了企业发展前行的行动驱动力。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家来说,全球第一都是一辈子难以企及的目标,更别说是嘉兴的企业家了。张毓强告诉记者:“一开始,我只是简单地想过,要在这个行业里做得好一点。”
从玻纤小厂,到引领世界玻纤行业发展的标杆,张毓强身上,映照出的是一批禾商的拼搏印记和奋斗精神。1972年,背着一台100多公斤重的旧拉丝机从江西九江返回嘉兴桐乡,在火车上站了20多个小时的张毓强在想什么,也许他已经记不清。
几十年后,从挑水染纱起步,成就振石和巨石“花开两朵”, 作为领跑者,张毓强与嘉兴这片炽热的土地同呼吸,带着振石、巨石的管理团队,为玻纤行业留下了属于嘉兴人的传奇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